按关键字搜索:

科室介绍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住院部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 >> 科室介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简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8年,是医院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是第五周期合肥市重点学科(特色专科),设有庐江县呼吸内科名医工作室。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获得2018年“全国优秀基层呼吸医师”、2020年“合肥市先进工作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现设1个住院病区、1个门诊雾化治疗室、2个肺功能室(门诊与住院肺功能)、1个内窥镜室、1个睡眠呼吸监测室。科室现有各级医生8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门诊开设戒烟门诊、慢性气道疾病门诊、睡眠呼吸暂停门诊(周一上午)、慢性咳嗽门诊(周二上午)肺结节门诊(周四上午)。


全科目前实际使用普通床位65余张与重症床位2张,能开展呼吸重症抢救。配备肺功能检测仪两部,290、260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无创和有创呼吸机、氩气刀、冷冻仪、睡眠呼吸监测设备、麻醉用呼吸机、呼吸康复训练仪以及血气分析仪等。已经开展无痛气管镜技术与全麻下经喉罩气管镜检查与治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气管镜检查者的舒适度。已开展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大气道良恶性肿瘤、气道异物)、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支气管舒张试验和弥散功能测定、睡眠呼吸监测技术(鼾症)、胸腔镜检查(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微创套管法胸腔闭式引流术。


科室开展的技术:


1.诊疗范围:呼吸系统地方常见多发病的规范化诊治及多数疑难及少见病、罕见病的诊治工作。地方常见多发病包括:急慢性气道病变,肺部感染性病变,胸膜病变,肺癌,结节病,肺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肺血管炎,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与继发性间质性肺炎等。疑难危重疾病包括:中重症支气管哮喘,重症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张力性气胸,大咯血窒息抢救等。少见病与罕见病包括:肺朗格汗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嗜酸粒细胞性肺疾病、肺泡蛋白沉着症、黄甲综合征、多发性软骨炎、Goodpastures综合征等。


2.特色项目:包括同轴定位针经皮肺穿刺术,喉罩下全麻气管镜或镇静镇痛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支架植入、冷冻、电切、氩气刀、TBNA、TBLB、取气管-支气管异物等),无痛气管镜检查技术,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技术(EBUS)、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与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技术,套管法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技术,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术,床旁支气管镜检查、吸痰及灌洗术,有创及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肺康复治疗。


3.技术专长优势:

无痛气管镜检查技术:我科目前常规开展无痛气管镜技术,且受检者的比例接近100%(少数患者因病情限制不适宜行镇静镇痛)。极大地减少了患者检查的痛苦,增加了患者检查的依从性,增加了取材的成功率,减少了出血等并发症。即将开展超声支气管镜(EBUS)能更好地明确气管外病变性质,将气管外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提升一大台阶。


气管镜介入技术:自2015年开展无痛气管镜技术后,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开展喉罩下全麻气管镜技术,给需要的患者进行中央或较大气道病变介入治疗和取材。如中央气道肿物的高频电圈切、气道腔内浅表病变氩气刀治疗、良性气道病变冷冻治疗(尤其是处理支气管结核的肉芽肿效果明显,大大降低了支气管结核患者气道塌陷的概率)、气道内异物取出、气道内支架植入、TBNA术(经支气管经针吸活检术)对纵膈和肺门病变取样。


内科胸腔镜诊疗: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检查取材,胸膜占位性小病灶的取材,胸腔积液的胸膜固定术,气胸的诊断和治疗,脓胸的治疗。


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技术(EBUS)及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2025年科室引进最新全套超声支气管镜检查设备,EBUS及EBUS-TBNA即常规开展,对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盲区”,如位于气管或支气管外的病变,能通过超声定位支气管外的病变的具体位置,并在彩色多普勒的引导下避开血管,通过针吸和活检获得相应部位的细胞和组织,从而达到确诊疾病的目的。EBUS-TBNA可清楚地显示气道外纵隔内血管、淋巴结以及占位性病变的关系,在超声图像的实时监测下进行经气管支气管针吸活检,彻底解决了传统TBNA只能进行“盲穿”的问题,有效地避免了对周围大血管的损伤,提高了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与纵隔镜检查术相比,EBUS-TBNA无需气管插管,微创且安全,操作更简便,医疗费用也更低。主要用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分期,同时也用来诊断肺内肿瘤,不明原因的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肿瘤等。该项技术对我院内镜技术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肺康复治疗:对于慢阻肺及部分肿瘤患者,通过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包括运动训练、呼吸管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等,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肺功能恶化、提高运动耐量和心理健康状态,并能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患者各项医疗费用。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eno):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技术2023年科室既已全面开展,NO测定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控以及病情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控方面,如:气道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哮喘的诊断和管理、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COPD的辅助诊断、ABPA的诊断和治疗监测等。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2008年我科就已常规开展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该技术不仅改善患者肺部通气,促进反常呼吸消失,减少呼吸功耗,并能预防性治疗呼吸衰竭,改善危及生命的缺氧状况,减少并发症,同时也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率。


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自2008年以来,与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同步开展,对于需要辅助或替代患者自主呼吸、呼吸情况较差,比如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导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脑卒中等疾病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等患者,此项技术非常重要,在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氧气和呼吸支持,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不全,减轻呼吸肌的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极大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于获取肺部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以诊断和评估肺部疾病。这项技术具有高精度、微创性、诊断效率高、低风险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临床。该技术尤为适用于无法通过支气管镜到达的外围肺部病变。对于早期肺癌、结节性病变等疑难杂症,能提供可靠的组织学依据,有助于及早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显著提高了肺部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其高精度和微创特性使其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工具。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日常常规开展的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不仅能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作出诊断,而且能对其严重程度作出判断,便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和定量评估手术或其他治疗效果,同时可以帮助鉴别主观性失眠和客观性失眠,以及评价睡眠质量,而且能有效地帮助发现和评估夜间呼吸暂停综合症,这种病症与多种疾病,如脑血管动脉硬化以及供血不全有关。


肺功能测定:2008年已全面开展肺功能检查,至今已检查数万例患者,对早期发现肺气道的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辅助诊断各种呼吸道疾病,包括支气管肺炎、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影像学检查确定呼吸道疾病的类型后,可以帮助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疗效和疾病康复情况,评估手术耐受力提供重要信息。


支气管舒张实验:与肺功能测定同步开展的支气管舒张实验,该项检查对于诊断支气管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还有助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动脉血气分析:科室率先在院开展该项检测,该检测是评估机体酸碱平衡状态和呼吸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为全院临床医师日常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医院地址:安徽省庐江县庐城镇文明中路32号本部 服务电话:0551-96516 0551-87322310   医疗电话:0551-87310105    急救电话:120 

                安徽省庐江县庐城镇城东大道12号(东区) 服务电话:0551-82561016   24小时健康服务热线:0551-82561120

庐江县人民医院 © 2008-2024 版权所有   域名:www.ahljyy.com   网络实名:庐江县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新干线网络   皖ICP备1201504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2402000094号